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四川洪雅—查包養app—因绿而美 因绿而富_中国网

“洪雅山美水美,文化也很有韵味。”去过四川省洪雅县旅游的游客常发出赞叹。

洪雅县独具特色的生态景观,深受广大游客喜爱。据统计,今年元旦假期,洪雅县接待游客15.18万人次,同比增长27.8%,实现旅游总收入11445.72万元,同比增长25.6%。

近年来,洪雅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锚定“两山”转化示范县、绿色发展先行区的目标,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生态优——

天蓝、地绿、水清

包養青衣江,长江上游支流,洪雅县内主干河流,每年有超过2000只水鸟在此越冬。“中华秋沙鸭,是中华秋沙鸭!”隆冬时节,水天一色的青衣江畔,当地的鸟类爱好者一边兴奋地用望远镜观测,一边用纸笔记录拍到的鸟类。

“青衣江非常适合候鸟留驻。”鸟类爱好者一边说,一边打开相机,“看,这是白鹭,这是斑嘴鸭……”一张张珍稀鸟类的照片,是洪雅生态环境不断向好的生动包養注脚。

百里青衣江,沉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了一路山水生灵。春去秋来,时间记录下洪雅的美丽瞬间,也见证着洪雅的生态之变。青衣江及其330条大小支流、山溪覆盖了洪雅县18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为这片沃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也为洪雅这座千年古县注入了长盛不衰的生命活力。

13只野生大熊猫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瓦屋山片区自在栖息,60万亩杜鹃在“云上瓦屋”随风摇曳,乡村污水处理池铺上了“繁花绿草”,藏酋猴也在“世界桌山”成为“网红”……百里河山,万千草木,飞禽走兽,生机盎然。

近年来,洪雅围绕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促进高质量发展,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2023年,洪雅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包養網30天,优良率90.4%,PM2.5同比下降6.6个百分点;青衣江水质保持在Ⅱ类,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大地因“绿”而美,人民因“绿”而富,在洪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生态逐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产业兴——

低碳、节约、智能

“这是一台无人驾驶电动观光车,只需要上车轻按一下按钮,即可实现无人驾驶。”近日,在洪雅经开区道达智能车辆制造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

“相比一般车辆,智能化交通设备运量大、能耗小、污染轻,在减污降碳方面有更突出的优势。”该公司负责人表示,经过多年积累,公司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相关技术,已先后获得30余项专利。

节能减排的行动不止于此。走进洪雅县龙吟滩湿地公园,大量的“竹钢”产品被应用于户外模压地板和扶手栏杆上。“洪雅本地企业生产的‘竹钢’具有低碳环保、高强度、高密度、阻燃等优点,在加工过程中,极大程度地保留了竹材纯天然的色泽与纹理,非常适合用作景观建筑材料。”“竹钢”生产企业负责人介绍。从一根根翠绿的竹子变成“竹钢”板材,这是洪雅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一个“切片”。

眼下,“天府粮仓”洪雅示范区的田间,经历了一季的收获,进入休眠期的川芎和油菜藏于土中、静待萌发。田边,大数据农情观测系统正在进行气象、病情、虫情、苗情和墒情数据采集。纵横交错的田野里,一派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景象。

“我们采用机械化集中培育,粮食的主要养分是有机肥,同时在田间装置了各类高频杀虫灯,采用生物农药等绿色生态防控技术,多措并举,保证原粮品质。”农田管理人员介绍。

机械化、规模化、数字化为“洪雅粮”保驾护航,也让绿色生态的农业生产模式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

近年来,洪雅县推行“种养循环+化肥农药减量”的绿色发展模式,推动粮食生产绿色高效,实现“沃野良田卧山水,五谷丰登人丰足”。洪包養雅县入选第四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县。

生活美——

富裕、活力、幸福

有“天府旅游名县”之称的洪雅,近年来依靠自身生态资源禀赋,打造出“云上瓦屋”、烟雨柳江等一系列文旅场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玩。

“乡村美了,游客多了,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说起这几年的好日子,洪雅县复兴村村民王成脸上挂满了笑容。

复兴村地处洪雅县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腹地,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是国家级传统村落。“以前,受制于村里的交通条件和落后的发展理念等,来村里的游客不多,村里的农家乐也零零散散。”王成说。

2012年,复兴村进行村道、民房升级,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随后,在当地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部分村民开始将自住房改建为农家乐、民宿。村里在对青羌文化进行保护的同时,也着力挖掘新的消费点。

如今,村美了、景活了、人多了,乡村发展起来了,群众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了。“我们吃上了旅游饭,日子也越过越好了。”村民们说。

背靠青山,绿色发展,复兴村是洪雅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样本。

不久前,洪雅柳江古镇景区成为“四川广播电视台影视剧拍摄基地”,这是四川省首个以A级旅游景区为主体的影视拍摄基地,一系列会节活动在此展开,将“美包養網丽洪雅”全方位展示给大众。

长期以来,洪雅致力于探索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坚持做绿色发展的践行者、先行者,“美丽”“活力”“幸福”成为人们生活的日常。

洪雅城区的田锡水景公园,流水潺潺、绿草如茵,一派生机盎然。三两市民漫步其中,戏水、畅谈,乐享属于洪雅这方水土独特的冬日好时光。

像这样的城市公园,洪雅还有许多——集生态修复、市民休闲于一体的“引青入城”,满足市民娱乐休闲、惠及广大群众的龙吟滩湿地公园,即将建成投用的滨江城市公园……

人行其内,移步换景。城市公园的建设,让这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更具生机活力。同时,小区道路、雨污管网、供排水、绿化等改善人居环境和提升城市品质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稳步推进,城市“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如今,“生活在洪雅就是幸福”,正成为当地人的切身感受。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2023年中国国土查甜心包養網绿化状况公报_中国网

2023年,全国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力推动国土绿化工作取得新成果。全国全年完成造林399.8万公顷、种草改良437.9万公顷、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190.5万公顷。

一、全民义务植树深入推进

2023年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第十一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森林既是水库、钱库、粮库,也是碳库。植树造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要一以贯之、持续做下去。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是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各地区各部门都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义务植树。要创新组织方式、丰富尽责形式,为广大公众参与义务植树提供更多便利,实现“全年尽责、多样尽责、方便尽责”。

全国人大领导、全国政协领导、中央军委首长分别集体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第二十二次共和国部长义务植树活动在京举行,140名部级领导同志通过植树、抚育两类尽责形式履“植”尽责。持续推进“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全年上线发布各类尽责活动2.4万多个,网络平台访问量近4.4亿次,建成“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1500多个,初步实现尽责形式多样化和公众参与便捷化。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职工带头尽责,累计8.3万人次参与。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印发通知,组织部队官兵参加驻地造林绿化。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开展省级领导集体义务植树活动。北京、广东、河北、湖南、安徽、浙江、陕西、黑龙江、江苏、四川、福建等地创新做法,成效明显。北京等地打造四季尽责品牌,积极推进义务植树进社区、进村庄。广东等地将义务植树与全域绿化、乡村绿化、古树名木保护、森林城市创建有机衔接,一体推进。湖南等地3·12植树节期间,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联合发表署名文章号召全社会参与义务植树。安徽等地充分发挥各级林长示范引领作用,将义务植树开展情况纳入省级林长制年度考核。

二、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启动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意见》。国务院成立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并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印发“1+N+X”工作方案。修编三北工程总体规划,印发《三北工程六期规划》,规划布局68个重点项目。在辽宁彰武、内蒙古巴彦淖尔、甘肃民勤召开现场推进会,全面启动实施三大标志性战役。成立三北工程研究院,启动实施科技支撑七大行动。中央财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等部门协同用力,推动解决用钱、用水等要素保障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等研究推动中央企业参与三北工程建设。12省(区)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订《“十四五”防沙治沙责任书》。截至2023年底,三大标志性战役区开工项目22个,完成造林种草122.3万公顷,三北工程攻坚战实现良好开局。河北、内蒙古、辽宁、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8个省份战果突出。

三、国土绿化行动扎实开展

国务院调整设立全国绿化委员会并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土绿化工作。组织实施96个“双重”工程项目、25个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在辽宁、山东、河南、重庆、四川、宁夏6省区市开展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建设。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3万平方公里,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505条。有效保护1.72亿公顷天然林资源,完成森林抚育任务105.9万公顷。完成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任务18.1万公顷,启动林业碳汇试点。建设国家储备林56.4万公顷,部署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提质增效。安排草种繁育基地建设任务2万公顷,完成首批11省区草原健康和退化评估工作。批复19个省级防沙治沙规划,续建5个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达180.5万公顷。印发《林草种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新增省级乡土树种采种基地56处,建设保障性苗圃671处,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达到65%。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明确造林绿化空间,妥善处理耕地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关系。全年完成造林399.8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33.4万公顷,飞播造林6.6万公顷,封山育林107.3万公顷,退化林修复152.5万公顷。完成种草改良437.9万公顷,其中人工种草105.4万公顷,草原改良332.5万公顷。

广东省全面实施绿美广东“六大行动”,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浙江包養省发布生态廊道保护和建设规划,高质量推进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福建省出台省级国土绿化规划,为科学推进国土绿化提供时间表、路线图。山东省着力推进黄河沿线绿点、绿带、绿网建设,构建“一廊三段、多线多点”的沿黄绿色长廊格局。四川省启动“天府森林四库”建设,加快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云南省统筹推进城乡、道路、河湖等重点领域绿化,绿色总量、绿美质量稳步提升。

四、城乡绿化美化协调推进

编制实施北京全域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授予北京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持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全国新建和改造提升城市绿地3.4万公顷,开工建设“口袋公园”4128个,建设绿道5325公里。深入开展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全国846个市县在6174个城市公园实施开放共享,轮换共享草坪1.1万公顷。召开全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现场推进会,鼓励农村“四旁”植树和场院绿化,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2.01%。浙江、江苏、广西村容村貌建设成效明显。新增公路绿化里程超8万公里,全国铁路绿化里程累计达5.86万公里,宜林铁路线路绿化率达87.9%。进一步完善河湖长制,严格河湖岸线空间管控,打造滨水生态空间、绿色休憩走廊,河渠湖库周边绿化面积达4.3万公顷。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因地制宜建设农田防护林,提高农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全国工会系统组织建设“工会林”“劳模林”1500余个,种植树木近1500万株。共青团系统深化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创新开展“绿植领养”活动,动员近250万团员青年参与,相关宣传产品、网络话题覆盖数亿人次。全国妇联系统包養網比較组织种植“巾帼林”,累计包養建设“美丽庭院”1200万余户。中国石油举办“我为碳中和种棵树——红色南梁林”主题活动,全面启动“万口井场植树造林行动”,完成义务植树390.5万株。中国石化开展“绿色心愿”“创造绿色家园”等植树活动,建设“塞罕坝生态示范林”,全年累计植树尽责201.9万株。全国冶金系统开展企业绿化、矿山复垦行动,新建绿地397公顷。中国邮政持续开展“手植一棵树 绿化一片天”义务植树活动,实现线上、线下植树28.8万余株。

五、管理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全面推深做实林长制,建立健全督查考核与激励鞭策相统一的工作机制,优化完善林长制考核评价指标,扎实开展2023年督查考核工作,林长制引领作用不断强化。各省区市发布总林长令34道,解决重点难点问题32个。强化落地上图管理,坚持绿化任务带位置上报、带图斑下达,造林、种草、治沙等任务完成情况全部落地上图。全国恢复乡镇林业站1800多个。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执法检查,推动《湿地公约》批准在深圳设立国际红树林中心,新增18处国际重要湿地和29处国家重要湿地。积极推进《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制定,实施古树名木抢救复壮,联合开展“春风2023”打击整治专项行动,举办“双百”古树推选宣传活动和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扎实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控包片蹲点,全年发生森林火灾328起,草原火灾15起,同比分别下降53.74%、28.57%,保持历史低位。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深入推进,实现县级疫区、乡级疫点、发生面积和病死树数量“四下降”。美国白蛾发生面积同比下降8.08%。完成林业、草原有害生物防治面积912.9万公顷、906.7万公顷,互花米草治理4万公顷。

六、生态美百姓富协同发展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召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支持福建、江西、重庆3个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和7个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先行先试,并以国有林场服务集体林改为重点,布包養網 花園局600个试点国有林场。印发清理规范林权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指导意见。林草产业健康发展,全年全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达9.28万亿元,同比增长2.3%。全国生态旅游游客量达25.31亿人次。实现以经济林为主的森林食物产量2.26亿吨,其中,油茶、核桃、油橄榄等木本油料950.1万吨。加快落实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全国完成新增种植、低产林改造68.2万公顷,全年茶油产量达到80万吨。江西省出台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全球行动计划,成立以竹代塑创新研究院。

七、支撑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75亿元,全面落实“双重”规划及专项建设规划。中央财政持续加大林草资金投入,安排林业草原转移支付资金1028亿元。增发国债资金400亿元支持森林草原防火阻隔系统建设。截至2023年底,绿色贷款余额30.08万亿元,林权抵押贷款余额1533亿元,绿色债券余额1.98万亿元。持续加大生态调水保障力度,实现黄河连续24年不断流,库布其沙漠腹地形成一定面积生态湿地。常态化开展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印发《全国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工作方案(2023—2025年)》,完成全国生态地面监测试点和生态遥感监测。开展森林草原防火气象和有害生物气象预报预警,开展沙尘暴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支持高校增设智慧林业等本科专业布点,持续开展国土绿化领域重点实验室重组与建设工作。结合“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围绕林业资源高效培育与精深加工重大科学问题和包養網关键技术开展相关研究,实施三北工程攻坚战关键技术研发等揭榜挂帅项目。完成林业英雄、全国林草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完成全国防沙治沙英雄群体、先进集体、标兵和先进个人表彰。开展系列主题宣传和社会公益科普宣传,创作播出《绿水青山带笑颜》《武夷山·我们的国家公园》《父辈的荣耀》等一批相关题材优秀影视作品。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国土绿化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聚焦重点、巩固成果、持续用力,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备注:公报中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 总人口超14查包養app.1亿_中国发展门户网-国家发展门户

人民网北京5月11日电 (申佳平)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14.1178亿人),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均增长率为0.53%。

据介绍,根据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我国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人普”)。“七人普”全面采用电子化数据采集方式,实时直接上报数据,首次实现普查对象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自主填报,强化部门行政记录和电力、手机等大数据应用,提高了普查工作质量和效率。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包養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包養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从户别人口来看,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人;集体户2853万户,集体户人口为1189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在人口地区分布方面,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进一步集聚。

在性别构成方面,数据显示,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从年龄构成来看,0—14岁包養網比較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在受教育程度人口方面,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受教育状况的持续改善反映了10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在城乡人口方面,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落实落地,10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在流动人口方面,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11694万人,流动人口为3包養7582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12484万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192.66%,流动人口增长69.73%。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口的迁移流动创造了条件,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从民族人口来看,数据同时显示,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占8.89%。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0个百分点。民族人口稳步增长,充分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各民族全面发展进步的面貌。

国家统计局指出,人口问题始包養網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七人普”全面查清了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准确反映了当前人口变化的趋势性特征,获得了大量宝贵的信息资源,国家统计局正在抓紧对普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开发,后续会采取更多方式公布和共享普查成果,配合相关部门加强人口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研究,最大程度发挥普查的作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有针对性地制定人口相关战略和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统计信息支持。

注:全国人口是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袖珍查包養app”夫妻的自强修车故事_中国网

11月1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李宏伟专修电动车”维修店,李宏伟在修车。

在内蒙古乌海市城区,说起电动车维修,不少居民都知道有一对“袖珍”夫妻开的维修店,修车手艺好为人实在。

患有“侏儒症”的李宏伟和张丽丽在2012年底结婚后便创业开维修店,因为积蓄不多,他们从同行那儿赊了8000多元的零配件慢慢起步。开店11年来,夫妻二人一直秉承“把顾客的车当成自己包養網包養網價格车来修”的理念,经常加班加点提前把车修好,一些顾客没发现的小毛病免费维修,能修的尽量不换零件,广受顾客好评,店里顾客络绎不绝。在经营包養網好维修店的同时,李宏伟和张丽丽也尽力帮助其他残疾人,陆续培养了多名残疾人学徒。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包養網排名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包養網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四查包養心得川洪雅——因绿而美 因绿而富_中国网

“洪雅山美水美,文化也很有韵味。”去过四川省洪雅县旅游的游客常发出赞叹。

洪雅县独具特色的生态景观,深受广大游客喜爱。据统计,今年元旦假期,洪雅县接待游客15.18万人次,同比增长27.8%,实现旅游总收入11445.72万元,同比增长25.6%。

近年来,洪雅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锚定“两山”转化示范县、绿色发展先行区的目标,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生态优——

天蓝、地绿、水清

青衣江,长江上游支流,洪雅县内主干河流,每年有超过2000只水鸟在此越冬。“中华秋沙鸭,是中华秋沙鸭!”隆冬时节,水天一色的青衣江畔,当地的鸟类爱好者一边兴奋地用望远镜观测,一边用纸笔记录拍到的鸟类。

“青衣江非常适合候鸟留驻。”鸟类爱好者一边说,一边打开相机,“看,这是白鹭,这是斑嘴鸭……”一张张珍稀鸟类的照片,是洪雅生态环境不断向好的生动注脚。

百里青衣江,沉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了一路山水生灵。春去秋来,时间记录下洪雅的美丽瞬间,也见证着洪雅的生态之变。青衣江及其330条大小支流、山溪覆盖了洪雅县18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为这片沃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也为洪雅这座千年古县注入了长盛不衰的生命活力。

13只野生大熊猫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瓦屋山片区自在栖息,60万亩杜鹃在“云上瓦屋”随风摇曳,乡村污水处理池铺上了“繁花绿草”,藏酋猴也在“世界桌山”成为“网红”……百里河山,万千草木,飞禽走兽,生机盎然。

近年来,洪雅围绕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促进高质量发展,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2023年,洪雅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0天,优良率90.4%,PM2.5包養網比較同比下降6.6个百分点;青衣江水质保持在Ⅱ类,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大地因“绿”而美,人民因“绿”而富,在洪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生态逐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产业兴——

低碳、节约、智能

“这是一台无人驾驶电动观光车,只需要上车轻按一下按钮,即可实现无人驾驶。包養”近日,在洪雅经开区道达智能车辆制造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

“相比一般车辆,智能化交通设备运量大、能耗小、污染轻,在减污降碳方面有更突出的优势。”该公司负责人表示,经过多年积累,公司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相关技术,已先后获得30余项专利。

节能减排的行动不止于此。走进洪雅县龙吟滩湿地公园,大量的“竹钢”产品被应用于户外模压地板和扶手栏杆上。“洪雅本地企业生产的‘竹钢’具有低碳环保、高强度、高密度、阻燃等优点,在加工过程中,极大程度地保留了竹材纯天然的色泽与纹理,非常适合用作景观建筑材料。”“竹钢”生产企业负责人介绍。从一根根翠绿的竹子变成“竹钢”板材,这是洪雅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一个“切片”。

眼下,“天府粮仓”洪雅示范区的田间,经历了一季的收获,进入休眠期的川芎和油菜藏于土中、静待萌发。田边,大数据农情观测系统正在进行气象、病情、虫情、苗情和墒情数据采集。纵横交错包養的田野里,一派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景象。

“我们采用机械化集中培育,粮食的主要养分是有机肥,同时在田间装置了各类高频杀虫灯,采用生物农药等绿色生态防控技术,多措并举,保证原粮品质。”农田管理人员介绍。

机械化、规模化、数字化为“洪雅粮”保驾护航,也让绿色生态的农业生产模式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

近年来,洪雅县推行“种养循环+化肥农药减量”的绿色发展模式,推动包養網粮食生产绿色高效,实现“沃野良田卧山水,五谷丰登人丰足”。洪雅县入选第四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县。

生活美——

富裕、活力、幸福

有“天府旅游名县”之称的洪雅,近年来依靠自身生态资源禀赋,打造出“云上瓦屋”、烟雨柳江等一系列文旅场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玩。

“乡村美了,游客多了,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说起这几年的好日子,洪雅县复兴村村民王成脸上挂满了笑容。

复兴村地处洪雅县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腹地,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是国家级传统村落。“以前,受制于村里的交通条件和落后的发展理念等,来村里的游客不多,村里的农家乐也零零散散。”王成说。

2012年,复兴村进行村道、民房升级,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随后,在当地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部分村民开始将自住房改建为农家乐、民宿。村里在对青羌文化进行保护的同时,也着力挖掘新的消费点。

如今,村美了、景活了、人多了,乡村发展起来了,群众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了。“我们吃上了旅游饭,日子也越过越好了。”村民们说。

背靠青山,绿色发展,复兴村是洪雅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样本。

不久前,洪雅柳江古镇景区成为“四川广播电视台影视剧拍摄基地”,这是四川省首个以A级旅游景区为主体的影视拍摄基地,一系列会节活动在此展开,将“美丽洪雅”全方位展示给大众。

长期以来,洪雅致力于探索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坚持做绿色发展的践行者、先行者,“美丽”“活力”“幸福”成为人们生活的日常。

洪雅城区的田锡水景公园,流水潺潺、绿草如茵,一派生机盎然。三两市民漫步其中,戏水、畅谈,乐享属于洪雅这方水土独特的冬日好时光。

像这样的城市公园,洪雅还有许多——集生态修复、市民休闲于一体的“引青入城”,满足市民娱乐休闲、惠及广大群众的龙吟滩湿地公园,即将建成投用的滨江城市公园……

人行其内,移步换景。城市公园的建设,让这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更具生机活力。同时,小区道路、雨污管网、供排水、绿化等改善人居环境和提升城市品质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稳步推进,城市“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如今,“生活在洪雅就是幸福”,正成为当地人的切身感受。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亚洲象干细胞成功制查甜心包養網造,复活猛犸象取得关键性进展?_中国网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谢昭】如何复活已灭绝动物向来是科学界和公众都非常感兴趣的话题。近日美国一家生物技术和遗传学公司“Colossal Biosciences”宣称,已经在复活猛犸象领域取得关键性突破。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9日称,Colossal Biosciences公司已经成功制造出亚洲象干细胞,在复活它们的近亲——猛犸象这种已经灭绝了至少4000年的史前动物领域迈出重要一步。据介绍,干细胞可以根据身体的需要,转化为心脏细胞、神经细胞、肝脏细胞等不同功能的体细胞,在医学研究和治疗中有巨大潜力。但反过来将体细胞转化成干细胞,直到近年才取得突破。目前科学家利用不同技术路径,成功将多种动物的体细胞逆转为干细胞,但此前还从来没有在大象身上取得成功。Colo包養ssal Biosciences公司宣称,成功将亚洲象的成熟皮肤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它可以在实验室中进一步培养成任何种类的大象体细胞,这是研究人员建模、测试和完善基因变化的重要工具。该公司创始人、哈佛大学遗传学家乔治·丘奇表示,成功制造出亚洲象的干细胞是复活猛犸象的关键技术。

除了获得亚洲象的干细胞外,Colossal Biosciences公司的研究团队还从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发现的猛犸象遗骸中采集了完整的DNA基因组,它们可以帮助科学家准确地了解猛犸象的独特基因。值得庆幸的是,猛犸象灭绝的时间相对较短,而且冻土地带如同天然冰箱,为DNA的保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丘奇表示,猛犸象的DNA保存非常好,这为准确复活它们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下一步,该公司将确认哪些基因可包養網以让亚洲象长出类似猛犸象那样在寒带生存所需的特征,包括猛犸象标志性的长毛、厚厚的脂肪层和较小的耳朵等。然后科学家将从猛犸象遗骸中提取DNA并与亚洲象皮肤细胞的DNA进行拼接,将细胞诱导成为全能干细胞,再将细胞核植入亚洲象的去核卵细胞,刺激它成为胚胎,最后植入人工子宫。这种方法已在兔子、白犀牛等物种上取得成功。

Colossal Biosciences公司称,如果能复活和繁殖足够数量的猛犸象并让它们返回北极冰原,将有助于减缓永久冻土带的融化。2020年发表的一份研究论文表明,马、野牛、牦牛和驯鹿等大型哺乳动物在北极保护区内的存在,是当地土壤温度较低的重要原因。有科学家认为,猛犸象、马和野牛等大型动物通过践踏草地、推倒树木和压实积包養雪来保持地表冻结。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科学界的普遍认可。

此外,该公司也承认,现有技术并不能真正复活猛犸象,而是基于亚洲象胚胎,利用遗传学技术制造一种亚洲象-猛犸象杂交品种,只不过这种杂交品种的外观与已经灭绝的猛犸象无法区分而已。

但Colossal Biosciences公司的支持者表示,除了复活猛犸象外,该公司成功制造出亚洲象的干细胞,有助于使科学家研究这种濒危动物。圣迭哥动物园野生动物联盟的保护遗传学主任奥利弗·莱德说,这项技术为拯救亚洲象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由于大象的数量稀少和养殖难度大,很难研究自然产生的大象胚胎。而干细胞技术将使科学家能包養创建大象胚胎模型,揭开大象如何发育出胎儿的面纱,这是非常宝贵的资产。”此外大象对癌症具有独特的抵抗力,其原因尚不清楚。通过对于大象干细胞的研究,有可能从基因层面找到答案。这种基因编辑技包養术还可以用于其他动物,例如丘奇正努力借助基因编辑技术,获得不会与人体产生免疫排斥的猪器官,从而可大量用于器官移植。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国新办就查包養網站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举行发布会_中国发展门户网-国家发展门户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陈文俊: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汇总工作近期结束,今天我们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先生和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李晓超先生,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曾玉平先生,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张毅先生出席发布会,发布有关数据、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各位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宁吉喆先生介绍情况。

2021-05-11 10:00:47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 宁吉喆: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协同推进,全体普查人员艰苦努力、无私奉献,亿万普查对象共同参与、积极配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顺利完成了普查现场登记和主要数据汇总工作。今天,举办新闻发布会,向大家通报相关情况和主要数据。

一、普查工作基本情况

根据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我国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人普),主要目的是全面查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为完善我国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准确统计信息支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七人普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人口普查现场登记并发表重要讲话。国务院成立七人普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全体会议和电视电话会议,研究部署普查有关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地方各级政府精心组织实施、通力协作配合,全国省、市、县、乡、村级共组建67.9万个普查机构,选聘700多万名普查人员。各级人口普查机构和广大普查人员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对全国所有家庭和人口进行了全面普查,圆满完成普查入户登记任务。

七人普全面采用电子化数据采集方式,实时直接上报数据,首次实现普查对象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自主填报,强化部门行政记录和电力、手机等大数据应用,提高了普查工作质量和效率。七人普邀请钟南山、姚明担任宣传大使,“大国点名、没你不行”等宣传口号深入人心,加大了宣传力度。七人普坚持依法进行,认真落实普查方案的各项要求,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追溯和问责机制,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随机抽取141个县的3.2万户进行了事后质量抽查,结果显示,七人普漏登率为0.05%,普查过程严谨规范,普查结果真实可靠。

2021-05-11 10:03:57

宁吉喆:

二、普查主要数据

(一)人口总量。全国人口[注:全国人口是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二)户别人口。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人;集体户2853万户,集体户人口为1189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三)人口地区分布。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进一步集聚。

(四)性别构成。男性人口包養網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五)年龄构成。0—14岁人口为2533包養網 花園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六)受教育程度人口。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受教育状况的持续改善反映了10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七)城乡人口。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落实落地,10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八)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11694万人,流动人口为37582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12484万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192.66%,流动人口增长69.73%。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口的迁移流动创造了条件,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九)民族人口。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占8.89%。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0个百分点。民族人口稳步增长,充分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各民族全面发展进步的面貌。

2021-05-11 10:09:43

宁吉喆: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七人普全面查清了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准确反映了当前人口变化的趋势性特征,获得了大量宝贵的信息资源,我们正在抓紧对普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开发,后续会采取更多方式公布和共享普查成果,配合相关部门加强人口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研究,最大程度发挥普查的作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有针对性地制定人口相关战略和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统计信息支持。

借此机会,我代表国务院七人普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统计局,向奋战在普查工作一线的各级人口普查机构和广大普查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正是700多万普查人员不辞辛苦、勇于担当、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有效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如期完成了普查现场登记,切实做到了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错项,使七人普的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向积极参与、配合、支持普查工作的社会各界和广大普查对象表示衷心感谢!正是14亿人民以“大国点名、没你不行”的主人翁精神,认真履行普查义务,如实提供普查信息,构筑了七人普这一庞大工程的坚固基石。向参与普查宣传的所有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正是通过各位的全方位宣传,使广大普查人员得到鼓舞和激励、增强了信心和动力,让全体普查对象了解和理解人口普查、支持和配合普查工作,七人普顺利开展和取得成功离不开你们的悉心投入和辛勤劳作。谢谢大家!

2021-05-11 10:15:41

陈文俊:

谢谢宁吉喆先生。下面,欢迎各位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机构。

2021-05-11 10:16:34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们刚才注意到宁局长发布的统计数据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新的特征,我们想问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此次人口普查结果的人口性别比、年龄结构包括受教育程度,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趋势?能不能为我们再深入地解读一下?谢谢。

2021-05-11 10:30:35

宁吉喆:

这个问题很重要,由我来回答。人口状况是一个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国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作出逐步调整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等重大决策,我国人口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人口发展形势出现一些积极变化。刚才公布的普查成果,全面详实地反映了当前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及十年间人口的发展变化,总的来看可以用这么几句话来概括。

十年来,我国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质量稳步提升,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人口结构调整变化,性别结构改善,年龄结构是“两升一降”。人口流动集聚的趋势更加明显,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具体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从人口总量上看,虽然我国人口总量增速是放缓的,但仍然保持了平稳增长。2020年,我国总人口达到14.1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8%,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过去十年间,我国人口实现了从13亿人到14亿人的跨越,人口总量增加了7206万人,比2010年增长了5.38%,年均增长0.53%,略低于上一个十年0.57%的平均增长率。

第二,从人口质量上看,我国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人口的素质不断提升。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08年提高至9.91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9.67年提高至10.75年,文盲率从2010年的4.08%下降为2.67%。

第三,从性别构成上看,出生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性别结构得到改善。普查结果表明,总人口性别比为105.1,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105.2相比基本持平,略有降低。从出生人口看,出生人口性别比2020年为111.3,较2010年降低了6.8,逐渐趋向正常水平。

第四,从年龄构成上看,少儿人口数量增加,比重上升。0-14岁少儿人口的数量比2010年增加了3092万人,比重上升了1.35个百分点。“单独二孩”“全面两孩”等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促进了出生人口出现回升,“二孩”生育率明显提升,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

第五,从人口迁徙流动情况看,人口流动依然活跃,人口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普查结果表明,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的现象已相当普遍,2020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4.9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35%。其中,流动人口3.76亿人,十年间增长了将近70%。从流向上看,人口持续向沿江、沿海地区和内地城区集聚,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等主要城市群的人口增长迅速,集聚度加大。

第六,从人口的城乡结构看,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持续增加,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十年间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2.36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了14.21个百分点,比上一个十年的增幅又上升了0.75个百分点。普查结果表明,加快实施促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取得了明显成效。

十年间,我国人口的主要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的历史进程,反映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历程,也符合人口自身发展趋势和人口与经济社会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同时,普查数据也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面临着一些结构性矛盾,如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规模下降,老龄化程度加深,总和生育率下降,出生人口数量走低等。

我们要辩证看待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一是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将长期存在,人口与资源环境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同时,人口增长放缓,需要采取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二是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继续存在,同时劳动年龄人口逐年缓慢减少,经济结构和科技发展需要调整适应。三是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才红利新的优势将逐步显现。同时,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需要加快。四是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双双上升,少儿人口比重上升既反映了调整生育政策的积极成效,又凸显了“一老一小”问题的重要性,需要优化生育政策,完善养育等人口服务体系。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较快,老龄化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同时,老年人口的增加也会带来智慧、传承、发挥和需求拓展扩大。五是人口加快集聚,既反映了城镇化和经济集聚的趋势性变化,也对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谢谢。

2021-05-11 10:30:50

中新社记者: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可以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查项目,规模如此大的调查项目是如何组织开展的?有哪些特点?谢谢。

2021-05-11 10:37:09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 李晓超:

首先,谢谢中新社对人口普查工作的关心。2020年人口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开展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普查,又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开展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一年多以来,在全国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顺利高质量完成了普查工作,这一成绩的取得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为普查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普通公民身份参加了登记,国务院成立了以韩正副总理为组长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指挥调度普查工作。各地区、各相关部门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要求通力合作、相互支持。全国省、市、县、乡村共组建67.9万个普查机构,选聘了700多万名普查人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地区、各相关部门抓实抓细,为普查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完成这项工作的组织保障。

第二,认真谋划实施方案,为普查制定了时间表、路线图。在多次综合试点和专项试点基础上,反复征求专家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制定形成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和七项工作实施细则,对普查内容、普查方法以及普查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为人口普查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工作规范。

第三,着力丰富拓展普查内容,更好地发挥普查的作用。首次采集了居民身份号码,为数据比对、核实提供了基础信息,增加了老年人口的相关指标,以更好地反映老龄化情况。

第四,注重运用新方法、新手段,提高了普查效率和质量。首次全面采用电子化数据采集方式,实时直接上报数据,实现普查对象通过互联网进行自主填报。这个比重总的不算高,但规模大。强化部门行政记录和大数据的应用,充分利用互联网、云技术、云服务和云应用,完成数据处理工作。对700多万名普查人员实行线上集中统一管理,也就是在线上统一管理以后,我们随时可以监督普查人员的工作情况。

第五,夯实“划区域、数人头”,确保普查不重不漏。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全国划分成若干个普查小区,确保普查小区互相不交叉、不重叠,在小区内对每个住宅按规则进行编号,普查员对每个住宅逐户入户登记。同时加强对普查员选聘培训和管理,入户登记前,我们还开展了户口整顿、入户摸底等工作。

第六,加强宣传动员,提高了广大普查对象支持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印发宣传工作方案,全面部署普查各阶段宣传工作,拍摄宣传片和公益广告,组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普查宣传,持续不断掀起宣传高潮,“大国点名、没你不行”等宣传口号深入人心,社会各界和广大普查对象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配合。谢谢大家。

2021-05-11 10:37:39

南方都市报记者:

从人口普查的主要结果中,我们看到2010年到2020年十年间我国人口增长出现的放缓趋势,如何看待这种趋势?有专家预计,中国人口会在2027年达到峰值14.5亿,增长放缓是不是意味着人口零增长的年份将提前到来?谢谢。

2021-05-11 10:43:14

宁吉喆:

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这是一个趋势性的分析问题。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增速放缓,过去十年间年均增长率是0.53%,较前一个十年下降了0.04个百分点,这种趋势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主要原因是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的持续下降,还有人们生育时间的推迟,以及生育养育成本的提高,这些都导致出生人口规模有所收紧,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结果,也是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从这次普查结果看,当前我国人口总量仍居世界第一,过去十年人口保持了继续增长态势,十年间人口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的规模与前一个十年增加7390万人相比,略有下降,但基本持平。主要是三个方面因素起作用:

第一,我国人口保持了一定水平的惯性增长。我国人口基数大,目前育龄妇女还有3亿多人,每年能够保持1000多万的出生人口规模。

第二,生育政策调整取得积极成效,随着“单独二孩”“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出生人口的数量是快速回升的。少儿人口数量和比重上升,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0-14岁少儿人口数量达到了25338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3092万人,比重上升了1.35个百分点。

第三,人口的预期寿命持续提高。我国近十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幅改善,人民群众健康条件明显改善,这使得我国年度死亡人口一直是少于出生人口,人口总量保持了增长的态势。这些人口增长的积极因素还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发挥作用。

从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趋势看,今后的人口增速将继续放缓。同时,人口增包養網 花園长还受人口年龄结构、人们的生育观念、生育政策、生育成本、公共卫生和健康水平等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人口今后会达到峰值,但具体时间现在看还有不确定性,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总量会保持在14亿人以上。普查的结果还显示,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劳动力人口资源仍然充沛。我国人口平均年龄通过这次普查了解到是38.8岁。总的看,依然年富力强。美国最近公布了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平均年龄是38岁,和我国的水平差不多。

下一步,我们应当持续关注人口增长变化情况,积极应对人口发展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挑战。谢谢。

2021-05-11 10:43:41

香港中评社记者:

最近一些人在质疑人口普查数据质量,刚才介绍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漏登率仅为0.05%,这是否能说明这是一次高质量的普查?另外,此次普查结果出来得比较慢,统计局发言人日前曾表示说,这是因为第七次人口普查是在第六次人口普查发布信息的基础上,又发布了更多更细的信息,能否具体介绍一下新增了哪些信息?谢谢。

2021-05-11 10:59:34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 曾玉平:

首先,谢谢你的提问。你提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数据质量的问题,一个是关于数据发布的问题。关于数据质量的问题,我们经常讲,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同样,普查的数据质量也是我们普查工作的生命线。为了获得高质量的人口普查数据,我们坚持依法普查,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同时重点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科学设计普查方案。这次普查我们充分借鉴了过去历次普查的经验,既包括人口普查的经验,也包括经济普查、农业普查的经验。同时,广泛征求各个方面的意见,包括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的意见,先后组织开展了六次专项试点和一次综合试点。按照科学与可行、需要与可能、继承与创新的原则,研究制定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和七项工作的实施细则,确保我们普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精心组织现场调查。现场登记开始以前,各级普查机构认真选聘了普查人员,同时强化岗前培训,考试合格以后才能够上岗。扎实做好户口整顿、普查区划分、摸底调查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现场登记中,全国700多万普查人员严格执行普查方案,登记期间还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认真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对全国所有家庭和人口进行全面普查,圆满完成了普查入户登记的任务。

第三,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这次普查我们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普查方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新。首次全面采用了电子化数据采集方式,由普查员使用电子设备采集,实时直接上报数据;首次实现普查对象通过互联网进行自主填报;首次利用行政记录和大数据对普查数据进行比对核查;首次在全国集中部署数据处理,利用互联网云技术、云服务和云应用完成数据处理工作;首次对全国700多万普查人员实行线上集中统一管理。

第四,全程实行质量控制。各级普查机构按照普查方案的规定,全面建立了普查质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普查质量控制要求,认真开展了质量验收,确保普查各阶段工作质量。同时,我们建立了普查数据的追溯问责机制,严肃查处各地普查造假、弄虚作假的行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场登记工作结束以后,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组织了近千名专业抽查人员,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随机抽取了141个县中的3.2万户进行了质量抽查,并聘请了社会监督员全程监督抽查工作。抽查结果显示,普查漏登率为0.05%,低于国际上一般认可的3%的标准,表明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真实可信,是一次高质量的人口普查。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关于普查数据发布时间的问题。人口普查工作环节多、涉及面很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了统筹安排、确保各环节工作顺利衔接,普查实施以前我们制定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进度安排,对各个环节、各项任务作出了计划和时间安排。原定的普查公报发布时间是一个计划的时间,考虑到社会各界对普查结果的强烈需求,我们这次丰富了发布内容,增加了大量的分结构和地区分布方面的数据,所以数据准备花费了更多的时间。今天我们一共发布了8个公报,与前几次普查相比,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详细。每一笔数据都经过了反复核实,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另外,据了解许多国家一般也是在现场登记后一年左右才发布公报,比如美国2020年4月1日开展人口普查,第一次发布数据的时间是上个月的26日,差不多也是一年的时间。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普查成果的共享和开发利用,后续还将陆续编辑出版更加详细的人口普查汇总资料,满足社会各界对普查数据的需求,也欢迎大家来使用。同时,我们将利用微观数据实验室提供人口普查的脱敏微观数据,供相关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开展分析研究,更好地发挥人口普查数据的作用。谢谢大家。

2021-05-11 10:59:51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

有些专家说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在调查结束后存在数据调整阶段,请问这次人口普查有没有同样的调整?比如计算漏报率之类的?谢谢。

2021-05-11 11:02:57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 张毅:

谢谢你的提问。大家都知道,人口普查是全面调查,七人普按照统一标准、在统一的时间范围内对所有普查对象进行逐人逐项登记,采用电子化方式采集数据,并联网实时上报,数据审核完成后,直接汇总计算得出相关人口数据,不进行事后调整。

前面已经介绍,根据事后质量抽查结果,七人普的漏登率为0.05%,按联合国人口普查建议书漏登率可以加到总人口中,也可以不加。在实践中,有些国家加上了,有些国家没加,刚刚发布的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总人口数据是普查登记人口的直接汇总数据,不含通过漏登率算的误差人口。谢谢。

2021-05-11 11:03:25

海报新闻记者:

人口老龄化一直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根据这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人口老龄化情况究竟如何?在家庭和社会养老负担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如何推动人口结构优化、破解人口老龄化矛盾、延长退休年龄政策什么时候实施?谢谢。

2021-05-11 11:03:44

宁吉喆:

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老年人口规模庞大。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人。全国31个省份中,有16个省份的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了500万人,其中,有6个省份的老年人口是超过了1000万人。

第二,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2010年-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63个百分点。与上个十年相比,上升幅度分别提高了2.51和2.72个百分点。

第三,老龄化水平城乡差异明显。从全国看,乡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9、6.61个百分点。老龄化水平的城乡差异,除了经济社会原因外,与人口流动也是有密切关系的。

第四,老年人口质量不断提高。60岁及以上人口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669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2085万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为13.90%,比十年前提高了4.98个百分点。十年来,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也在持续提高,2020年,80岁及以上人口有358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4%,比2010年增加了1485万人,比重提高了0.98个百分点。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这既是挑战也存在机遇。比如,人口老龄化从挑战方面看,将减少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增加家庭养老负担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同时也要看到人口老龄化促进了“银发经济”发展,扩大了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还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这都带来一些新的机遇。而且,在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中,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55.83%,这些低龄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识、经验、技能的优势,身体状况还可以,发挥余热和作用的潜力较大。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把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进行统筹谋划、系统施策。接下来,我们要开发好、利用好人口普查数据,对普查数据进行认真研究,开展深包養網度分析,切实为科学制定政策提供统计信息支撑。

2021-05-11 11:04:07

北京青年报记者:

最近东北地区的人口问题引发了大家广泛关注,东北地区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减少,这次普查数据显示,东北地区人口确实出现了减少,原因是什么?会造成什么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应对?请解读一下。谢谢。

2021-05-11 11:14:44

宁吉喆:

东北地区大家都很关心。从这次普查的数据看,东北地区的人口十年来发生的变化有几个特点:一是总人口依然较多,但是出现了负增长。2020年,东北三省总人口9851万人,接近1亿人,规模依然较大,但比十年前减少了1101万人。二是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处于正常范围。三是老龄化程度较深,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16.39%,提高了7.2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是人才储备丰富,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6.75%,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16年,东北地区这两个反映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指标,都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是城市发展基础较好,东北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71%,在全国数据是排在前面的。

东北地区人口的减少,受到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人口生育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东北在我们国家处于高纬度地区,冬季相对漫长且寒冷,一些东北人口向比较温暖的南方迁移流动,这也是全球许多国家人口迁移流动的趋势性特征,欧洲、美国都有这种现象。此外,受生育观念、生育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要看到东北地区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的攻坚期,沿海一些经济发达省市多样化的发展机会和就业前景,对其他地区包括东北地区的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

同时应当看到,当前东北经济发展的韧性仍在,潜力很大。这里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东北地区在科技人才、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交通设施等方面基础都是比较好的。东北地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有1650万人,粮食产量占了全国1/5还要多。东北拥有鞍钢、沈飞、一汽、哈电等一批国家骨干企业,这些年又新成长起来一批新兴的高技术企业,东北地区实现振兴发展具备很多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振兴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人才振兴和高质量发展,为东北地区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创新营造良好环境,新一轮振兴计划在着力调整结构的同时,也必将带来人口发展的新变化。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东北人口问题的研究,积极应对人口变化带来的挑战,抓住变化中存在的机遇,来服务东北的经济社会发展。谢谢。

2021-05-11 11:15:03

路透社记者:

中国的劳动人口逐步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的深化,对我们长远的经济发展会带来哪些影响?另外,我们可能会采取哪些应对措施,是不是会考虑放开生育政策?谢谢。

2021-05-11 11:15:53

宁吉喆:

你说的是劳动年龄人口。这个问题请曾玉平总统计师回答。

2021-05-11 11:16:19

曾玉平:

谢谢你的提问。关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刚才宁局长已经作了详细介绍,我就不再重复了。

关于劳动年龄人口的问题,一是从总量上看,七人普与六人普相比,也就是说与2010年相比,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4000多万人。但是应该看到,劳动年龄人口的总规模仍然较大,是8.8亿人,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也依然存在,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是从质量上看,劳动年龄人口素质显著提高。这次普查数据显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1年,比2010年提高0.83年。其中,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了10.75年,比2010年的9.67年提高了1.08年。同时,劳动年龄人口中,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达到了3.85亿人,占比为43.79%,比2010年提高了12.8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占比达到了23.61%,也比六人普提高了11.27个百分点。

三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服务体系的覆盖面也在不断扩大,而人口的身体素质也日益改善,人口的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

对于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现象,应当全面、客观地来看待。一是尽管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但中国劳动力资源的绝对量依然还是较大。总体上看,我国就业压力依然不小。二是虽然劳动年龄人口逐步减少,但随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将日益提高。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解决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将成为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三是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红利逐步向人才红利转变,人口资源的优势将得到有效发挥,会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推动人口和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谢谢。

2021-05-11 11:16:34

封面新闻记者:

过去十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增长较快,但户籍城镇化率大幅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请问具体原因是什么?从普查结果来看,十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大幅增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对于户籍制度改革有哪些影响?谢谢。

2021-05-11 11:27:20

李晓超:

这次普查结果显示,过去十年我国城镇化率确实提高得比较快,刚才吉喆局长介绍提高了14.21个百分点。流动人口增加也比较多,这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有效配置的体现,也是结果。同时也是部分地区和区域包括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增强的结果,这和世界各国发展历程的趋势是一致的。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居于世界中等偏上水平,与我国人均GDP处于世界中等偏上水平大体的情况相当。预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促进城镇化发展各项改革措施的持续推进,城镇化率仍将会保持上升的趋势。

另外,普查数据还进一步显示,在城镇化率提高和流动人口增加的同时,这两个方面还表现出一些特点。

一是流向城镇的流动人口比重仍在提高。2020年,流向城镇的流动人口为3.31亿人,占整个流动人口的比重达到88.12%,比2010年提高了3.85个百分点。其中从乡村流向城镇的人口为2.49亿人,较2010年增加1.06亿人。这十年间增加了1亿人。

二是流向城镇化率较高地区的流动人口比重仍比较高。东部地区吸纳跨省流动人口9181万人,占比达到73.54%,中部地区吸纳955万人,占比是7.65%。西部地区吸纳1880万人,占比15.06%,东北地区吸纳468万人,占比3.75%。

三是省内流动人口增长更快,也就是说近距离的人口流动增长更快。省内流动人口为2.51亿人,比2010年增加1.16亿人,增长85.70%。也就是说,在省内流动的人口这十年增长了85.7%。跨省流动人口为1.25亿人,比2010年增加3896万人,增长45.3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省内流动的人口比跨省流动人口增长快很多。省内流动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的比重由2010年的61.15%,提高到66.78%,上升了5.63个百分点,大约2/3的流动人口选择在省内近距离流动。

关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存在差异,首先我们要看到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近十年也在明显提高。截至2020年底,已经顺利实现了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的目标。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种差异主要还是体现在农民工群体,由于受各种保障条件和制度的制约,这部分差异的缓解以至消除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当然部分乡村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的意愿下降,特别是乡村振兴包括脱贫攻坚取得成就以后,有一部分人还愿意留在乡村,所以乡村户籍人口不愿意离开乡村,这也是影响这种差异的一个原因。

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向前推进,我国城镇化将会更加科学适度的发展,人口将会更加有序合理流动,形成经济社会和人口流动协调发展的新局面。谢谢大家。

2021-05-11 11:27:49

陈文俊:

时间关系,提最后一个问题。

2021-05-11 11:32:18

红星新闻记者:

我的问题是,从普查情况分析,“全面两孩”政策以来,我国育龄妇女生育率和出生人口数量呈现了怎样的变化?当前居民生育意愿不足,是否导致新生儿出生率已经接近了警戒线,这次普查结果会不会成为调整人口政策,特别是计划生育政策的依据?谢谢。

2021-05-11 11:32:34

宁吉喆: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大家比较关心生育问题,这方面通过普查得到了相当多的资料。首先,应当指出“全面两孩”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看,人口的生育情况呈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出生人口规模大。2016年和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大幅增加,分别超过1800万人和1700万人,比“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分别多出200多万人和100多万人。2018年以来出生人口的数量有所回落,七人普初步汇总的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这个规模仍然不小。

第二,“二孩”占比高。从生育孩次看,2014-2017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明显上升,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此后虽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40%,由于生育政策调整的因素,全国多出生“二孩”数量达1000多万人。

第三,生育率降低。七人普数据表明,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经处于较低水平。这主要受到育龄妇女数量持续减少和“二孩”效应逐步减弱的影响。从2020年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了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对住院分娩的担忧,进一步降低了居民生育的意愿。我们应当认识到,低生育水平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结果,生育水平的高低既受政策因素的影响,也受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后者的影响力在逐步增强。还应该看到,随着各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工业化、现代化带来的人口生育观念转变等方面的影响,低生育已经成为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普遍面临的问题,也将成为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刚才,你提到的关于生育方面的一些考虑,路透社的记者也提到了这个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的包容性。全国人大通过的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的成本,释放生育政策的潜力。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调查,我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子女数为1.8,只要做好相应的支持措施,实际存在的生育潜力就能发挥出来。谢谢。

2021-05-11 11:32:59

陈文俊: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媒体朋友。

2021-05-11 11:33:17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查包養袖珍”夫妻的自强修车故事_中国网

11月15日,包養網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一处道路,李宏伟准备救援一名顾客的故障车辆。

在内蒙古乌海市城区,说起电动车维修,不少居民都知道有一对“袖珍”夫妻开的维修店,修车手艺好为人实在。

包養網有“侏儒症”的李包養行情宏伟包養網比較和张丽丽在2012年底结婚后便创业开维修店,因为积蓄不多,他们从同行那儿赊了8000多元的零配件慢慢起步。开店11年来,夫妻二人一直秉承“把顾客的车当成自己的车来修”的理念,经常加班加点提前把车修好,一些顾客没发现的小毛病免费维修,能修的尽量不换零件,广受顾客好评,店里顾客络绎不绝。在经营好维修店的同时,李宏伟和张丽丽也尽力帮助其他残疾人,陆续培养了多名残疾人学徒。他们通过自身的包養網排名努力,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徐留平:組織覓甜心包養網發動億萬職工為成長新質生孩子力立功立業

組織發動億萬職工為成長新質生孩子力立功立業

徐留平

往年下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繚繞成長新質生孩子力作出一系列主要闡述,立異和成長了馬克思主義生孩子力實際,進一個步驟豐盛了習近平經濟思惟,為新征程上推進高東西的品質成長供給了迷信指引。休息力是生孩子力諸要素中起決議性感化的要素,工人階層在黨和國度工作成長中施展著主力軍感化。各級工會組織要深刻進修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孩子力的主要闡述,找準工會任務與成長新質生孩子力的聯合點、切進點、出力點,組織發動億萬職工為成長新質生孩子力、推進高東西的品質成長奮斗擔負。

加大力度職工思惟政治引領,凝集共促新質生孩子力成長的思惟共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東西的品質成長是周全扶植社會主義古代化國度的重要義務”。以習近平同道為焦點的黨中心把保持高東西的品質成長作為新包養軟體時期的硬事理,繚繞不竭束縛和成長社會生孩台灣包養網子力作出一系列嚴重決議計劃安排,率領全黨全國國民盡力完成更高東西的品質、更有用率、加倍公正、更可連續、更為平安的成長。邁上新征程,習近平總書記深入洞察時期成長年夜包養勢,深刻剖析我國成長包養上風,緊緊掌握新一輪科技反動和財產變更機會,發明性提動身展新質生孩子力的嚴重結論,深入答覆了什么是新質生孩子力、為什么短期包養要成長新質生孩子力、如何成長新質生孩子力等嚴重包養實際和實行題目。我們要果斷貫徹落練習近平總書記主要講話和主要“媽媽,我兒子頭痛欲裂,你可以的,今晚不要取悅你的兒子。”裴毅伸手揉了揉太陽穴,苦笑著央求母親的憐包養金額憫。唆包養一個月價錢使指示精力,果斷貫徹落實黨中心決議計劃安排,扛起加大力度職工思惟政治引領的政治義務,領導包養網寬大職工自發遵從辦包養事黨和國度任務年夜局,為成長新質生孩子力、推進高東西的品質成長作進獻。

成長新質生孩子力,必需保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期中國特點社會主義思惟凝心鑄魂。各級工會組織要經由過程黨組實際進修中間組進修、研究會、工會年夜課堂等情勢,深刻進修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惟特殊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孩子力的主要闡述,深入貫通“兩個確立”的決議性意義,加強“四個認識”、果斷“四個自負”、做到“兩個保護”,一直在思惟上政治下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道為焦點的黨中心堅持高度分歧。深刻進修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工人階層和工會任務的主要闡述,展開專題調研,制訂實行工會助力成長新質生孩子力任務計劃,把實際進修結果轉化為工會任務的新思緒新措施新舉動。實行包養網職工群眾思惟政治引領扶植工程,立異職工思惟政治教導方法方式,用直接中轉的傳佈手腕,不竭進步思惟政治引領的廣度和深度。鼎力展開“中國夢·休息美”主題宣揚教導,選樹宣揚“年夜國工匠年度人物”和“最美職工”,展開“勞模工匠進校園”線上推行和線下示范運動。凸起做好常識分子、技巧人才、青年工人等重點群體的思惟政治引領任務,多用身邊人、身邊事宣揚好成長新質生孩子力的嚴重成績、政策利好等,教導領導億萬職工發揚工人階層緊跟黨的程序、服從黨的批示的光彩傳統,會聚起奮進新征程、立功新時期的強盛氣力。

深刻展開休息和技巧比賽,組織億萬職工投身于成長新質生孩子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工人階層是我國的引導階層,是進步前輩生孩子力和生孩子關系的代表,是保持和成長中國特點社會主義的主力軍。”科技立異是成長新質生孩子力的焦點要素,特殊是推翻性技巧和前沿技巧可以或許催生新財產、新形式、新動能。億萬職工持久奮斗在技巧任務一線,對生孩子流程、生孩子工藝最為熟習,包養一個月價錢對成長新質生孩子力經過歷程中碰到的生孩子技巧困難最有講話權,對推進技婆婆和媳婦對視一眼,停下腳步,轉身看向院門前,只見前院門外也出現了王大和林麗兩個護士,盯著院門外。出現在路盡頭巧反動性衝破、生孩子要素立異性設置裝備擺設和財產深度轉型進級施展側重要感化。

成長新質生孩子力,必需充足施展工人階層主力軍感化。要保持誠心誠意依附工人階層的最基礎方針,聚焦新型產業化、新型基本舉措措施、計謀性新興財產、數字經濟等,當真實行職工群眾立功立業立異發明扶植工程。普遍深刻耐久展開休息和技巧比賽,積極推進比賽運動向包養將來財產延長拓展,助力打造原創技巧策源地,助推完成高程度科技自立自強。聚焦前沿技巧、要害技巧、主要範疇“洽商”技巧等,組織發動職工群眾展開技巧改革、技巧協作、發現發明、公道化提出、網上練兵和小發現、小發明、小改革、小design、小提出等群眾性立異運動,久久為功、持之以恒,不竭推進技巧提高,培養成長新質生孩子力的新動能。聚焦通用技巧、專門研究技巧及其融會,組織發動職工群眾積極展開跨技巧範疇的技巧立異運動,展開“勞模工匠助企行”專項任務,加大力度交通、優化協作,助力專精特新企業處理技巧困難。加大力度職工立異結果評選、展現、交通和推行,推進健全職工立異結果分送朋友機制,加大力度立異結果轉化應用,強化常識產權維護,充足維護和調動職工群眾的立異發明熱忱。鼎力弘揚勞模精力、休息精力、工匠精力,實行典範標桿選樹培養和示范推行扶植工程,面向新質生孩子力各範疇、各行業,加大力度勞模和工匠選樹宣揚,領導更多職工群眾崇尚勞模、學趕進步前輩、爭創一流,充足煥發工人階層推進新質生孩子力加速成長的主人翁義務感和任務感。

深化財產工人步隊扶植改造,為成長新質生孩子力供給人才支持

習近平總書記誇大:“要依照成長新質生孩子力請求,通順教導、科技、人才的良性輪迴,完美人才培育、引進、應用、公道活動的任務機制”“激起休息、常識、技巧、治理、本錢和數據等生孩子要素活氣,更好表現常識、技巧、人才的市場價值”。新質生孩子力以休息者、休息材料、休息對象及其優化短期包養組合的躍升為基礎內在,此中人是生孩子力中最活潑的原因。新質生孩子力意味著人類改革天然的手腕和方法顯明提高,樹立在年夜數據、人工智能、internet、云盤算等新技巧與高本質休息者等要素慎密聯合、深度融會的基本上,需求大量可以或許順應古代高端進步前輩裝備、諳練應用古代技巧、具有常識疾速迭代才能的新型技巧工人。

成長新質生孩子力,必需深化財產工人步隊扶植改造。財產工人是工人階層的主膂力量,是推進立異要素集成、立異結果轉化的新力量。晉陞財產工人技巧技巧和立異才能,對于成長新質生孩子力、推台灣包養網進高東西的品質成長尤為主要。要聚焦加速完成高程度科技自立自強、加速扶植古代化財產系統,進一個步驟完美財產工人技巧構成系統,拓展財產工人個人工作成長通包養網心得道,買通政策落實落地“最包養后一公里”。施展企業的主體感化,培育培養與成長期包養長新質生孩子力需求相婚配的常識型、技巧型、立異型財產工人雄師。推進完美技巧工人技巧要素和立異結果按進獻介入分派的軌制政策,推進企業樹立基于職位價值、才能本質、事跡進獻的薪水分派機制,積極推動薪水所有人全體協商,讓各類優質生孩子要素繚繞成長新質生孩子力順暢活動、高效設置裝備擺設。自動順應新一輪科技反動和財產變更的需求,領導職工親密追蹤關心行業、財產前沿常識和技巧停頓,好學苦練、深刻鉆研,諳練包養條件把握應用數字化平臺和智能化東西。落實年夜國工匠人才培養工程,健全工匠學院培養系統,展開勞模工包養網匠立異任務室和立異任務室同盟創立運動,更好施展年夜國工匠立異引領感化包養網VIP。積極營建全社會尊敬休息、尊敬常識、尊敬人才、尊敬發明的傑出氣氛,鼓勵更多休息者特殊是青年人走技巧成才、技巧報國之路“藍爺真以為蕭拓不想女兒嫁?包養網ppt”他冷冷的說道。 “蕭拓完全是基於從小有青梅竹馬、同情和憐惜的,如果凌千金遇到那種,構成億萬職工積極投身立異發明的高潮,為成包養網長新質生孩子力蓄勢賦能。

專心用情用力做好維權辦事任務,積極順應新質生包養孩子力給休息關系帶來的變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成長新質生孩子力,必需進一個步驟周全深化她,藍家的大女兒,藍雪詩的長女,長相出眾,從小就被三千寵愛的藍玉華,淪落到了不得不討好人的日子。人們要過上更好改造,構成與之相順應的新型生孩子關系。”休息關系是生孩子關系的主包養條件要構成部門,是古代社會基礎的社會關系之一。縱不雅全球,新一輪科技反動和財產變更深刻成長給人類生孩子、生涯與思想方法帶來了最基礎性影響,其催生的新質生孩子力將加快包養網心得企業組織形狀疏散化、機動化、收集化、平臺化,加倍無力地增進財產深度轉型進級,這勢必惹起休息關系的深入變更。隨同企業組織形狀、財產形狀變更,新興行業和新型個人工作將大批涌現,休息關系機動化、職工失業無界化、任務設定往組織化等包養留言板特征會愈發現顯,新失業形狀休息者面對的休息關系認定難、維權辦事難、社會保她不想哭,因為在結婚之前,她告訴自己,這是她自己的選擇。以後無論面對什麼樣的生活,她都不能哭,因為她是來贖罪的證難等題目將進一個步驟凸顯。構建協調休息關系是社會協調穩固的主要基本。若何知足職工群眾新需求新等待,實行工會維權辦事基礎職責,積極構建協調休息關系,增進社會協調穩固,是必需答覆好的一道“必答題”。

成長新質生孩子力,各級工會包養組織必需保持以職工為中間的任務導向。要實在進步維權辦事東西的品質,讓職工群眾共享高東西的品質成長結果。要留心失業擺在凸起地位,高度追蹤關心財產轉型進級對職工失業等權益帶來的影響,推動“工會失業幫扶包養甜心網云”扶植,打造“工會幫失業”精品辦事項目,推進完成加倍充足、更高東西的品質的失業。加大力度新失業形狀休息者權益保證,展開新失業形狀休息者維權辦事三年舉動,落實全總機關干部赴頭部平臺包養企業蹲點任務。做好休息關系協商和諧軌制機制扶植,完美當局與同級包養一個月價錢工會聯席會議軌制,落實以職工代表年夜會為基礎情勢的企工作單元平易近主治理軌制。推動“工會法務云”扶植,以工會休息法令監視“一函兩書”為抓手,強化休息範疇法令律例履行,進步休息關系管理法治化程度。施展好12351工會辦事職工熱線感化,按期展開職工步隊穩固風險專項排查化包養網解,進一個步驟施展部委協同、處所聯念頭制感化,強化保護休息範疇政治平安才能,有用防范化解休息範疇嚴重風險隱患。深化工會改造和扶植,堅固建立年夜抓下層的光鮮導向,展開“小三級”工會扶植三年舉動,做到工會應建盡包養條件建、職工應進盡進,不竭加強下層工會的引領力、組織力、辦事力。深刻實行工會數智化扶植工程,讓工會任務插上“數智化”同黨,完成職工群眾“一鍵進會”“一網全通”和“一終端全維辦事”,盡力做到不時、處處、事事高效辦事億萬職工。

(作者為中華全國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